习近平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七)
大会通过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2022年10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
这个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2022年10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
习近平2022年10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全党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习近平2022年10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扬斗争精神,全力以赴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掌握我国发展主动权。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这个概括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我们要深刻领会、系统把握,特别是要把这个本质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全党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拓展世界眼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强调以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来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只有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才能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面对各种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时始终做到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应对有方、行动有力。
习近平2022年10月25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16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实践证明,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创立的思想和作出的决策是科学的,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总结过去是为了开辟未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理解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伟大变革,深刻感悟这些伟大变革对党、对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的深远影响,深刻领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不动摇,坚定战略自信。要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2022年10月25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深刻阐释,包括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要全面学习掌握,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也才能更加坚决地防范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2022年10月25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习近平2022年11月3日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举行会谈时的讲话
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目标,但每个国家都应结合自身实际作出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
习近平2022年11月4日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2022年11月25日同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举行会谈时的讲话
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全球居于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呈现明显改善和趋势性好转,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习近平2022年12月2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时的讲话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波澜壮阔。在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全面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大关系,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领导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他领导我们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指导。他领导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强调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他强调,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他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领导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他领导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有力开展反分裂、反“台独”重大斗争。他始终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洞察世界形势发展总趋势,提出一系列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领导我们打开外交工作崭新局面。他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要解决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领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新进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习近平2022年12月6日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2022年12月6日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推进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2022年12月6日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强调,8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2022年12月6日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深化了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2022年12月19日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习近平2022年12月19日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决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习近平2022年12月19日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120万亿元,粮食喜获丰收,保持就业、物价稳定。我们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最大程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隆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我们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进行坚决斗争。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维护外部环境总体稳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习近平2022年12月30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习近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