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法院“三个维度”推动“儿童友好司法”
【发布时间:2024-11-25 17:54:53】 【稿件来源:】 【作者:】
【
关闭】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增城区法院“三个维度”推动“儿童友好司法”
2023年以来,增城区人民法院立足主责主业,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从推动审判机制建设、优化诉讼服务模式、强化合法权益保障三个维度,为少年儿童更好成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司法保障。
深化改革 推动“儿童友好”审判机制建设
一方面,区法院高位推动,夯实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之基。成立了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由分管领导亲自抓、庭室负责人具体抓、各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印发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2023年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2023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等,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抓紧抓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另一方面,区法院依法履职,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屏障。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审判工作,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立场,依法从严从重惩处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落实宽严相济政策,重视法庭教育和判后帮扶工作,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妥善审理婚姻家庭、赡养抚养、遗产继承等涉未成年人权益的纠纷,在财产分割、经济帮扶等方面给予困难儿童适当倾斜照顾。2023年以来,增城法院对10多名未成年罪犯进行判后回访帮扶教育。
完善机制 优化“儿童友好”诉讼服务模式
开辟绿色通道,创建未成年人保护“直通车”。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增城区法院实行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调解优先、执行优先,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畅通反家暴司法保护通道,优先受理、快速处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案件,确保立案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2023年以来,增城法院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0多份,签发率100%。
开展个案会商,为困境儿童打造“专属方案”。针对涉困境未成年人个案,区法院积极与民政、镇街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建立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权益救助联动机制,在涉案困境未成年人线索移送、安置救助、监护监督、心理帮扶等方面共同发力,确保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基本权益及时得到保障、基本要求及时得到满足。
凝聚多方力量,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区法院积极引入“家事三员”参与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审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托“增心为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花城有爱”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驿站,加强与妇联、司法、民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合作开展家事调查、调解、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保障。
延伸链条 强化“儿童友好”合法权益保障
以“教”促改,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深走实。区法院注重将家事审判工作与未成年人保护相结合,将家庭教育“指导书+教育令”的多层次保护模式和“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工作纳入家事审判的常态化工作,引导督促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行好监护职责和家庭教育职责,为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2023年以来,增城法院依法发放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约260份、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卡约20份。
因“案”施策,用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实社会治理“大文章”。增城区法院将维权工作向社会预防、社会保护延伸,针对存在普遍意义的个案,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充分发挥司法监督功能,强化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诉源治理。
深化法治宣传,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增城区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16名专业知识过硬、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及法官助理任职“法治副校长”,组建涉少宣讲团,利用“六一”“未保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涉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为辖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事业发挥“增法”力量。